为何唯独这个滨海小城,家家户户中秋期间都要购买糖塔?
糖塔起源于什么年代?它和戚家军入闽抗倭历史有何关联?
糖塔在霞浦是如何传承的?它凝聚了百姓怎样的特殊情感?
敬请收看《霞浦·千里海疆行》系列
第19集《糖塔佳话》
制作糖塔的工序,首先要将雕刻有各种动物、花鸟的立体模印,组装好,外部用铁丝或麻绳捆紧,放到冷水中浸泡。上锅、点火、煮糖,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其中的门道却甚是讲究。倒适量的糖在锅中烧溶,等其全部溶成糖水后,抹去浮在上面的杂质。火候已到,张振望将一锅滚热的糖浆,徐徐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模具里。一会儿,糖浆凝固,去箍取模,一个个造型精美、香气四溢的糖塔做成了。每年农历8月初,在霞浦县城的街道两旁总能见到色彩艳丽、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糖塔,淡淡的糖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的,这让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凭添了丝丝淡雅之味。
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霞浦的糖塔工艺与古代的兽糖工艺接近。史料记载在东汉时期就已有了成熟的兽糖技艺。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即白沙糖也 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宋应星所著之典籍《天工开物》记载:“凡造兽糖,每巨釜一口,受糖五十斤。其下发火慢煎,火从一角烧灼,则糖头滚旋而起。然后打入铜铫,下用自风慢火温之,看定火色然后入模。模冷糖烧,自有糖一膜靠模凝结,名日飨糖,华筵(yan第二声)用之。”后来苏北鲁西地区流传的糖人供,浙南地区的糖金杏,以及霞浦的糖塔,都是对兽糖制作这种古代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宁德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