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千里海疆行》系列第17集《海上红军》

2024-04-15

80多年前,闽东点燃了工农武装革命的火种,成为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80多年前,这里为什么出现了一支特殊的海上武装力量?他们演绎了怎样的经典传奇?

当年闽东苏区的领导人、共和国海军司令叶飞上将为何称赞海上游击队是“中国海军的前身”?


敬请收看《霞浦·千里海疆行》系列

第17集《海上红军》

微信图片_20210919185645.jpg



这里是福建省霞浦县海岛乡政府所在地——西洋岛,距县城约20海里。传说很久以前,途经这里的船民,看到岛上似乎有红发蓝眼的外国人,疑似到了西洋地界,于是将这里取名“西洋岛”。

微信图片_20210919185704.jpg

        西洋岛扼守南北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唐宋以来,这一带的岛屿及海区,曾经分属长溪(今霞浦)和连江管辖。宋嘉祐八年(1063年),朝廷设立福州连江巡检司,管辖西洋岛。6年后,特设西洋巡检,统兵70名,以加强海防。这里碧海蓝天,风光旖旎,海产品十分丰富,许多来自福州长乐和连江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片海域捕鱼,并在岛上安营扎寨,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这批早期的渔民,就是西洋的开基先祖。直到今天,岛上居民讲的全是带着霞浦口音的福州方言,成为闽东的一块方言飞地。


微信图片_20210919185709.jpg


       从西洋岛往东3海里,有一个绿草如茵的小岛——洋屿。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后,英国侵略者在霞浦东冲设立海关,并驻扎水警、盐兵,收取各种税费。由于洋屿附近的海区大小礁石众多,如果没有引航灯塔,船只很难安全通行。于是,100多年前,英国人在这里建造了这座灯塔。灯塔高20多米,塔基用水泥浇注。钢质的塔身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侵蚀,早已锈迹斑驳。这里还有一处营房遗址,据说当年守卫灯塔的人就住在其间。


微信图片_20210919185714.jpg


       柏柱洋,闽东苏区首府。经过几年的星火燎原,已先后建立10个县级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府。苏区人口近百万,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成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与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存的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




       在闽东党组织的领导下,这支海上部队的组织纪律性逐渐增强,战斗力大大提高。他们以西洋、浮鹰、北礵等岛屿为根据地,经常出没于霞浦、福鼎、宁德(今蕉城)、福安、罗源等地的沿海,开辟水上交通线,购买军需用品,配合陆上红军作战,护送抗日先遣队到后方医院等,驰骋千里海疆,一往无前。

        闽东红军海上游击独立营从组建、收编到整编北上,经历了5 年的时间,为闽东苏区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这也是闽东党组织在军事战略上的一大创举。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宣告成立。不久,在柯成贵曾经战斗过的闽东千里海疆,共和国的海军部队正式进驻,为守卫东南沿海、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军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当年闽东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上将在回忆录里这样写到:“闽东苏区与其他苏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海上游击队。全国唯一独特的最早的海上红军就在我们闽东。”

来源:宁德电视台


Read3
share
Write a Review...